9 月 28 日,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新山傈僳族鄉坪山村,由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 " 三優 2 號 " 畝產達到 1085.99 公斤。這是目前為止,第三代雜交水稻取得的最高單產。
28 日,由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組織來自中科院、四川農業大學、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組成的測產組在試驗田抽取了 3 塊田塊進行收割,最終測得畝產 1085.99 公斤。
2019 年,第三代雜交水稻 " 三優 1 號 " 曾在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以單季晚稻的形式取得過畝產 1046.3 公斤的成績。2020 年在同樣地點," 三優 1 號 " 又以雙季晚稻的形式實現了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 1500 公斤。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、第三代雜交水稻項目主持人李新奇介紹,這次的 " 三優 2 號 " 是以一季中稻的形式 " 參考 "。
據了解," 三優 2 號 " 在廣東、廣西、湖南、云南等多地都有試種示范點,坪山村是其中表現最優異的示范點之一。
" 這個品種不僅可以在普通大田種植,還可以作為海水稻在鹽堿地種植。" 李新奇介紹,盡管 " 三優 2 號 " 作為海水稻種植的產量并不高,畝產大概在 300 公斤左右,但它的耐鹽性卻超過了 1%,而目前海水稻的耐鹽性普遍在 0.3% 到 0.6% 之間。
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黔東南信息港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黔東南信息港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黔東南信息港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